總會會長的教訓
第7章:悔改和洗禮的榮耀事工


第7章

悔改和洗禮的榮耀事工

悔改和洗禮是要繼承高榮國度的人所不可或缺的。

斯密F.約瑟側寫

斯密F.約瑟於1852年5月21曰在靠近鹽湖城聖殿廣場東北角的希提克里克受洗。該敎儀由總會會長團成員之一的金鮑賀博會長執行。他是F.約瑟那位因殉敎而死的父親的好友。斯密F.約瑟在描述那天的情形時,説:「我的靈魂感覺到,我若犯了罪──當然我並非無罪──也已獲得寬恕,並且我已從罪惡中潔淨。我的心深受感動,覺得即使腳下有小小的昆蟲,我也不想傷害。我很想到各處去造福人,去行善事。我感覺到新的生命,有新的渴望去做正確的事。我的靈魂中再也沒有一點作惡的渴望。我受洗時還只是個小男孩,真的;但這就是給我的影響力,並且我知道那是來自於神的,此後就成了我的活見證,知道我已為主所接納。」1

斯密會長一生都極為重視他所立的洗禮聖約。他敎導我們,悔改我們所犯的罪,是遵守這些洗禮聖約的必要部分:「我相信悔改的原則,因為我已試驗過,知道這原則是好的。如果我在任何時刻,説過壞話或做過任何冒犯我弟兄的事,我非要到那位被我冒犯的弟兄那裡,悔改我的罪,與他和好,否則我無法感到滿足,或得到某種程度的解脫。這樣才能卸下重擔,立刻感受到悔改罪的良好功效。」2

斯密F.約瑟的敎訓

悔改和洗禮都是福音真實的原則。

我要説的是,各項福音原則永遠都是真實的。這些原則就是要對神有信心,悔改所犯的罪,由神的權柄執行的赦罪洗禮,以及聖靈恩賜的按手禮。這些原則永遠都是真實的,永遠都是人類兒女的救恩所絕對必要的,而無論他們是誰,或身處何處。……人若不藉著水和聖靈重生,就無法進入天國。這些原則是不可或缺的,因為神已經宣吿過了。不僅基督曾用自己的聲音宣吿過,祂的門徒從歷代以來,不但在古代,且在這末世時代,一再重申並向世界宣告這同樣的見證。這些原則在今曰如同往年一樣真實,我們必須服從這些原則。3

我們必須服從天父的旨意。我經常聽到人們説:「世人所必須做的一切,就是誠實正直」,又説這樣的人必能獲得超升與榮耀。但説這話的人並不記得主説過:「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見約翰福音3:3〕……無論他多麼良善、多麼高尚、多麼誠實,都必須通過那門,才能進入神的國。這是主規定的。因此,他若拒絕從羊圈的門進入,就永遠無法成為神的後嗣,和耶穌基督同作後嗣。4

悔改所犯的罪是一項永恆的原則,不但有其必要,且與「不可殺人」或「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一樣,是耶穌基督的福音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由持有權柄之人執行的赦罪洗禮是一項永恆的原則,因為這是神所制定,所吩咐,且基督自己亦未能免除於服從之列;祂必須服從,以盡諸般的義。5

主經由斯密約瑟敎導:為罪悔改,然後在浸沒的洗禮中與基督一同埋在水做的墳墓裡,並且像祂從死裡復活一般,從水的墳墓中起來。浸沒洗禮和藉著按手禮執行的聖靈的洗禮,都是人類兒女救恩的必要部分。6

只有真正的悔改才會為神接納。

世人只有在正義中才能於神的國度得到拯救和超升。因此,我們必須悔改我們的罪,像基督一樣,行走在光明裡,祂的血才會潔淨我們一切的罪惡,我們才能有神為伴,接受祂的榮耀與超升。7

悔改是否包含著為錯誤的行為感到憂傷?是的,但這就夠了嗎?當然不是。只有真正的悔改才會為神接納,否則便無法達成悔改的目的。何謂真正悔改?真正的悔改不僅是為罪感到憂傷,在神面前謙卑懺悔及痛悔,並且還必須離開罪,停止一切邪惡作為,徹底革新生活,務必從罪惡轉為良善,從墮落轉為美德,從黑暗到光明。不僅如此,還要盡可能彌補我們所犯的一切過錯,償付債務,歸還我們所積欠於神和人的權利。這是真正的悔改,它需要用意志及身心的一切力量,來完成此一悔改的榮耀事工。然後,神將接納此一悔改。8

悔改若只是嘴裡認錯,沒有付諸實踐,就不會為神所接納。信心之外還必須有行為;不止是想去做,還必須真的去做。9

有誰能在神和人的面前,在自己的心中説:「我已經真正悔改了我所有的罪。」……我有許多的弱點和缺失。我的弱點和你們的一樣多,並且我還知道我的弱點要比你們許許多多的人都多。……我還無法完全地遵行和敬重耶穌基督福音的這個第二項原則;我希望能看到有人能做到。我希望能見到一位已經做到這點的傳道人。但我自己還在努力。我希望你們了解,弟兄姊妹們,我還在努力。10

你無法將一個殺人犯,……一個犯姦淫的人,一個説謊者,或一個過去或現在過著可憎生活的人帶到這裡,僅藉執行福音敎儀,來使他的罪惡潔淨,引導他到神前。神並未制定那樣的計畫,那是不可行的。祂已説過,你們要悔改你們的罪。邪惡的人必須悔改其邪惡。那些沒得到福音知識就死去的人,必須先獲得這知識,而犯罪違反光的人必須為他們的違誡和離開福音付清最後一分錢,才能再回到福音之中。不要忘記這點。以色列的長老們,不要忘記這點,以色列的母親們也是一樣。然後,當你們在盡力拯救生者或死者的時候,要記住,此事惟有在他們悔改,接受了生命的計畫的原則下,才能做到。11

和解的時刻已經來到……,我們要……懇求主賜給我們悔改之靈,並在獲得之後,跟隨祂的提示,使我們得以在主前謙抑自己,互相尋求寬恕,並且在我們向上天祈求寬恕,並期望獲得寬恕後,亦能夠向那些渴望我們寬恕的人,結出博愛與寬容的果子。12

有生命,就有希望;有悔改,就有寬恕的機會;有寬恕,就有成長與發展的機會,直到我們對這些原則獲得完全的知識,因而獲得提升與拯救,使我們準備好進入父神的面前。13

藉著洗禮,我們進入了敎會與神的國度。

如此悔改之後,下一個必要步驟就是洗禮,這也是必要的福音原則──沒有人可以不經此一步驟而立下福音聖約。這是基督的敎會的門,我們無法從其他任何道路進入,因為基督已這樣説了,「灑水」或「倒水」並非洗禮。洗禮意指浸沒水中,並由持有權柄之人奉父、子和聖靈的名執行。沒有神聖權柄的洗禮是無效的。洗禮象徵著耶穌基督的埋葬與復活,必須以類似的方式進行。執行洗禮之人必須蒙得神的委派,按照規定的方式進行,否則即不合法,不會為神接納,亦不會產生赦罪的效力,達到其預定的目的。但那具有信心且真正悔改的人,經由持有神聖權柄的人,「藉著受洗與基督一同埋葬」,就必得到罪的赦免,並有資格藉著按手禮獲得聖靈的恩賜。14

我們奉父、子和聖靈的名受洗。我們奉父、子和聖靈的名進入這敎會和神的國度,並且我們崇拜天父。我們努力服從子,並跟隨祂的腳步行。15

末世聖徒有責任敎導子女真理,養育他們,使他們走當行的道,並敎導他們福音的首要原則,洗禮的必要,以獲得罪的赦免,並成為基督的敎會的敎友。16

由持有權柄之人為了罪的赦免所執行的浸沒洗禮是一項真實的原則,因為基督是這樣敎導的,並且基督服從了此一原則,不會為了任何事而疏於履行──並非祂犯了罪,需要受洗來獲得罪的赦免,而是祂必須這樣做,來盡諸般的義,亦即滿足律法的要求。17

耶穌親自參與了洗禮的敎儀;祂設立了主晚餐席上的聖餐,制定了其敎儀;且執行了在祂認為對於人類救恩所不可或缺的其他敎儀。在尼哥德慕的事件中,祂極為強調洗禮,並説,從水和聖靈而生,乃是人類救恩的要件〔見約翰福音3:1-5〕。18

我們當中有些人,對於伴隨某些神聖聖職敎儀而來的神聖性,似乎懷有不當的觀念。的確,持有權柄之人所執行的這些敎儀,既不……壯觀,也沒有世俗的儀世,……但事實上,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敎會持有聖職一事,已足以使得敎會中一切以適當權柄執行的敎儀具有無比的重要性。在執行任何這類的儀式時,主持之人的説話及行動,皆不是出於自己或他個人的權柄,而是藉著其所受的按立及指派,代表著天上的權力。我們並未……把洗禮的敎儀弄得很壯觀,但基督敎會所設立的簡樸秩序,乃在加增而非減少敎儀的神聖性。19

神必提升那些悔改、受洗並繼續保持忠信的人。

有些與耶穌基督的福音及來世有關的祝福,既無法藉著個人的影響力而獲得,也無法用金錢購買。除了經由服從所賜的特定敎儀、律法及誡命之外,任何人皆無法藉著自己的智能或智慧來取得這些祝福。在我認為,末世聖徒最好永遠牢記著,他們已經藉著信心,獲得了福音的無盡祝福,並藉著洗禮及悔改,獲得了罪的赦免。但惟有藉著繼續忠信,他們才能保有那與永生有關的恩賜與祝福。20

再者,我們要對你們這些人講話,也就是那些已經悔改了你們的罪,藉著受洗與基督一同埋葬,並從水的墳墓中起來,獲得新的生命,並從水和聖靈而生,成為父的兒女,神的後嗣,與耶穌基督同作後嗣的人──我們要對你們説,你們若遵守神的律法,不再作惡,……並對神有信心,相信並接受真理,在神和人面前皆誠實無欺,神必將你們安置在高處,置你們於首位,只要你們遵守這些誡命。凡遵守神的誡命的,無論是你們或任何其他人民,都必興起,而不致傾跌;必領導,而非跟隨;必益發興盛,而非曰漸衰微。神必在世上各民族之前提升他們,光大他們,且必將正式地承認他們,必以祂自己的名來稱呼他們。這是我對你們的見證。21

這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認識那活著的獨一真神,並且認識祂差來世上的兒子耶穌基督。我們獲得這知識是經由服從祂的一切誡命、信心、悔改所犯的罪、赦罪的浸沒洗禮,以及藉著神聖權柄而非人的意志之按手禮,所賜予的聖靈的恩賜。這就是耶穌基督的福音,是導向救恩的神的權力:服從真理、順服於神在袖的屋宇中所制定的秩序,因為神的屋宇是有秩序的屋宇,而不是混亂的屋宇。22

我們見證,世人與神之間的障礙已經被克服,主也再度將祂的旨意傳達給了世人。有人説:「但我們如何知道這些事呢?我們如何知道你並未受騙?」對於這樣的人,我們説,要真誠地悔改你的罪,然後前去受洗並接受聖靈恩賜的按手禮,聖靈就會向你見證,我們的見證是真實的。那時你就必像我們一樣,成為見證人,並且能夠像我們一樣勇敢站立,向世人作見證。23

研讀建議

  • 何謂「真正的悔改」?為何要先悔改才能受洗?

  • 我們若不遵守神的律法,會受到什麼影響?為何最好是遵守神的律法,要比犯罪後再悔改來得好?

  • 悔改的原則如何讓我們有希望?(亦見摩羅乃書7:41)我們要如何將悔改視為「成長與發展的機會」?

  • 知道有人蒙耶穌基督的委派,奉父、子和聖靈的名來為我們施洗,你有何感受?(亦見敎約20:73)你在受洗或參加其他人的洗禮會時,有何感受?

  • 就洗禮敎儀而言,施洗的聖職權柄何以要比任何「壯觀及世俗儀式」來得重要?我們要如何保有並尊崇洗禮敎儀的單純?

  • 你經由悔改和洗禮,得到哪些知識和祝福?你要如何保有這些祝福?

  • 我們受洗時訂立了哪些聖約?(亦見摩賽亞書18:8-10敎約20:37)你在受洗後,如何尊重你與救主所立的聖約?

  1. Gospel Doctrine, 5th ed. (1939), 96.

  2.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3 Jan. 1893, 2.

  3. Gospel Doctrine, 3.

  4. “The Gospel in Precept and Example,” Millennial Star, 15 Mar. 1906, 162.

  5. Gospel Doctrine, 11–12.

  6. In Conference Report, Oct. 1911, 6.

  7. Gospel Doctrine, 250–51.

  8. Gospel Doctrine, 100–101.

  9. Deseret Evening News, 31 Dec. 1870, 2.

  10. In Brian H. Stuy, comp., Collected Discourses Delivered by President Wilford Woodruff, His Two Counselors, the Twelve Apostles, and Others, 5 vols. (1987–92), 2:300.

  11. Gospel Doctrine, 95.

  12. In James R. Clark, comp., Messages of the First Presidency of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 6 vols. (1965–75), 3:243.

  13. Gospel Doctrine, 27–28.

  14. Gospel Doctrine, 101.

  15. Gospel Doctrine, 139.

  16. Gospel Doctrine, 291.

  17. In Conference Report, Apr. 1912, 9.

  18. Gospel Doctrine, 212.

  19. Gospel Doctrine, 142–43.

  20. Gospel Doctrine, 48–49.

  21. Gospel Doctrine, 312.

  22. In Messages of the First Presidency, 5:9.

  23. Deseret News: Semi-Weekly, 1 Dec. 186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