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會大會
透過全景透鏡看見神的家庭
2023年10月總會大會


透過全景透鏡看見神的家庭

我相信透過信心之眼,我們能放大自己的視野,並且帶著希望和喜樂來看待自己和家人。

我在我們小女兒柏克莉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戴上老花眼鏡——這種眼鏡可以拉近焦距、放大你看到的一切。有一天,我們坐在一起讀書,我充滿愛意地看著她,但也有些傷感,因為她似乎突然間長大了許多。我心想:「時間到哪兒去了?她長得這麼大了!」

等我取下老花眼鏡擦拭眼淚,這才意識到:「喔,等等——不是她變大了,是這老花眼鏡的關係!沒事了!」

有時候,我們眼裡所見的,全是我們所愛的人的放大特寫鏡頭。今晚,我邀請各位把鏡頭拉遠,改用不一樣的鏡頭來看——一個永恆的鏡頭,將眼光聚焦在事物的全貌,更重要的事情上。

在人類早期探索太空的時期,那些無人火箭上沒有窗戶。但是等到阿波羅8號飛向月球執行任務時,太空人就有窗戶了。他們在太空中漂浮時,因看到地球而大受震撼;他們拍下的這幅壯觀影像,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太空人所體驗到那種格外強烈的感覺,被命名為「全景效應」。

圖像
從太空看見的地球。

NASA(美國太空總署)

從全新獨特的觀點看事物,一切將大為改觀。一位太空探險家曾說,這觀點會「把事物縮小到你認為一切都可以處理的程度。……我們做得到。世界和平——沒問題。它會帶給人那種能量……那樣的能力。」1

我們人類的視角侷限在地球。但神看到的,則是宇宙的宏觀全景;祂看到所有的創造物,所有的人類,並且充滿希望。

即使我們僅生活在這星球表面,仍有可能開始以神的眼光來看待萬物,感覺這種全景效應的感受嗎?我相信透過信心之眼,我們能放大自己的視野,並且帶著希望和喜樂來看待自己和家人。

經文也呼應這項原則。摩羅乃談到有些人因為「信心極為堅強」,以至於他們「真的……以信心之眼看到……,他們都很高興」。2

他們的眼睛專注在救主,所以他們感到喜樂,也知道這項真理:因為基督,事情總會解決的。和你,你們所擔心的每件事——全部都會解決的!透過信心之眼去看的人,現在就能感覺到一切都會沒事。

我在高三那年經歷過一段艱難時期,當時我並沒有作出很好的選擇。我記得看到母親在哭,心裡猜想,我是不是讓她失望了。當時,我擔心她的眼淚就是在表示她已經放棄我了,而如果她已對我不抱希望,或許就沒有回頭路了。

但我父親對拉長焦距,把眼光放遠更有經驗。經驗告訴他,擔憂和愛的感覺很像,卻是不一樣的東西。3他用信心之眼看到一切問題都會解決,而他這樂觀的處理方式改變了我。

高中畢業後,我到楊百翰大學就讀,爸爸寫信提醒我記得自己的身分。他成了我的啦啦隊員,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位啦啦隊員:他們不會對你說,「你跑得還不夠快」,而是慈愛地提醒你,你可以做得到。

我爸爸用自己的榜樣彰顯了李海的夢。就像李海一樣,他知道不該在兒女感到茫然時在追著他們。「你留在原地呼喚他們。你走向那棵樹,留在樹邊,繼續吃果子,臉上帶著微笑,繼續向你愛的人招手,用你自己的榜樣示範給他們看,吃那果子是一件快樂的事!」4

這幅畫面在我經歷低潮時幫了我一把,我發現自己到了樹邊,正吃著果子,卻因為擔憂而哭了;但說真的,哭有什麼用呢?不如讓我們選擇希望——對創造主、對彼此懷抱著希望,反而會讓我們更有能力,成為比現在更好的人。

尼爾·麥士維長老過世後不久,有位記者訪問他的兒子,問他最懷念的是什麼。他說,是在父母家共進晚餐的時刻,因為當他離開時,總會覺得父親對他有信心。

大約在同時期,我們家的成年子女正好也開始帶著配偶一起回家,和我們共進安息日晚餐。我發現,那一週我會在腦海裡列出一份清單,好在星期日提醒他們,例如:「你在家的時候,或許可以試著多幫忙照顧小孩」,或是「別忘了當個好聽眾」。

當我讀到麥士維弟兄的回答後,我丟掉腦海中的清單,關掉那個吹毛求疵的聲音,好讓我每星期看到我已成年子女的這短短一段時間裡,能專注在他們已經在做的許多正面的事上。幾年後,我們的大兒子萊恩過世了,我記得我很感激我們在一起的那段時光是更快樂,更正面的。

我們在與心愛的人有所互動之前,能否問自己這個問題:「我待會要做的事和說的話,會帶來幫助還是造成傷害?」話語是我們的一項超能力,家人就像人形黑板,站在我們面前說:「寫下你對我的看法!」不論有意無意,這些信息都應當帶給人希望和鼓舞。5

我們的職責並不是向某個正經歷艱難時期的人說教,告訴他們哪裡不好或令人失望。在極少數的情況下,我們或許會受到聖靈的提示去糾正,但最常見的情形是,讓我們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告訴我們所愛的人他們渴望聽到的信息:「因為有你,我們的家才能圓滿和完整。」「不論發生什麼事,你一輩子都會在我們的愛中。」

有時,我們需要的不是建議,而是同理心;不是說教,而是細心聆聽。我們需要有人聆聽而自問:「如果我說了他們剛才說的話,我會有什麼感覺?」

要記住,家庭是神制定的實驗室,讓我們在其中學習解決問題,所以不僅有可能失誤和計算錯誤,發生的機率還不小。如果我們在生命終了時,能看到那些關係,甚至是那些充滿挑戰的時刻,正是幫助我們變得更像救主的關鍵,豈不是很有趣?每個困難的人際互動,都是學習如何更深一層去愛人的機會——像神那樣去愛。6

因此讓我們把焦距拉遠,將家庭關係視為是教導我們來此世上,在轉向救主時學習必修課程的有力工具。

我們不妨大方承認,自己絕不可能在這個墜落的世界裡,成為完美的配偶、父母、兒女、孫子女、導師或朋友——但確實有數不清的方法,可以作個好的。7讓我們留在樹邊,領受神的愛,然後將這份愛分享出去。藉著提升我們周遭的人,我們就能一同高升。

遺憾的是,光是有吃果子的記憶還不夠;我們需要一次又一次,藉著調整鏡頭,將我們連結到天上的全景畫面,藉著打開充滿光的經文,來驅走黑暗;雙膝跪下,直到我們漫不經心的禱告,轉變為深沉有力的祈禱。這正是心變得柔軟,開始以神的眼光看待萬事的時候。

在末世,我們可以做最偉大的事或許就是做在我們最愛的人身上——他們都是好人,棲身於一個邪惡的世界。我們的希望會改變他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們真正的身份。透過這愛的透鏡,他們會看到自己將來會成為怎樣的人。

但是敵對者並不希望我們或我們所愛的人一起返家。由於我們生活的星球,受限於時間和有限的年月,8他一直試圖在我們心中散佈一種讓人感覺非常真實的恐慌感。所以我們一旦把焦距拉近,就很難看出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要記住,「如果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如果想走得遠,就一起走。」9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崇拜的神受時間約束。他知道我們所愛的人的身份,也知道我們的身份。10因此祂對我們很有耐心,也希望我們以忍耐彼此相待。

我得承認,這片大地,我們屬世的家園,有的時候感覺像一座憂傷的島嶼——有時候我有一隻信心之眼,另一隻眼卻一直在流淚。11你們知道這種感覺嗎?

我星期二就有這種感覺。

當先知應許我們家中會有奇蹟時,我們是否也能選擇先知所抱持忠信的態度?如果我們如此做,那麼即使世局動盪加劇,我們的喜樂仍會增加。他一直保證,無論我們的情況如何,都可在現在體驗到全景效應。12

現在就擁有信心之眼,就是重新獲得、或呼應我們來到這星球前所擁有的信心。信心之眼能看透所有的不確定不過是片刻,讓我們因此能「高高興興地做一切我們能力範圍內的事;然後……站住」。13

你現在的生活是否遇到某個困難,有某件事情你擔心無法解決?若沒有信心之眼,你或許會覺得神已不再督管一切,那是真的嗎?

或許你更害怕自己得獨自經歷這段困難的時期,但這就表示神已經離棄你,那是真的嗎?

這是我的見證,由於救主的贖罪,祂有能力將你正在經歷的任何夢靨,轉變成祝福。祂以「不變的聖約」應許我們,只要我們努力去愛祂並跟從祂,「〔我們〕所受的一切苦難,必共同效力,叫〔我們〕得益處。」14一切

因為我們是聖約中的兒女,我們現在此刻就可以祈求能有這種充滿希望的感覺!

雖然我們的家庭不完美,但我們可以使我們對他人的愛更趨完美,直到這種愛成為持續不斷、恆久不變、不受任何影響的那種愛——成為支持人們改變、使人成長和歸向神的那種愛。

帶領我們深愛的人回去是救主的工作,是的事工,按照的時間表。我們的工作則是提供他們返家時能感受到的希望和心意。「我們既沒有〔神的〕定罪權柄,也沒有祂救贖的能力,但我們已獲授權去運用祂的愛。」15納爾遜會長也教導,他人需要我們的愛,多於我們的論斷。「他們需要的是,體會到你的言行所反映的耶穌基督純正的愛。」16

愛能改變人心。這是一切動機中最純正的,而且他人感受得到。要堅信先知50年前所宣告的話語:「只要不停地提供協助,家庭就不算失敗。」17毫無疑問地,那些愛得最深及最久的人,必贏得勝利!

我們在塵世的家庭中一直所做的事,就是神做在我們身上的事,也就是指明道路,希望我們所愛的人能朝那個方向前進,知道他們所走的路是他們自己的選擇。

而當他們到了幔子的另一邊,靠近天家那愛的引力時,18我相信他們會覺得熟悉,因為他們在這裡時也曾這麼被愛過。

讓我們運用這個全景透鏡,將我們所愛和與我們同住的人,看作是與我們共享這美麗星球的同伴。

你和我能做到嗎?我們做得到!我們可以一直持守,繼續盼望!我們可以留在樹旁,帶著微笑吃那果子,讓我們眼中散發的基督之光,成為他人在最黑暗日子中能夠仰賴的事物。當他們看到我們容貌上散發的光,他們就會被吸引過來,之後,我們就可以幫助他們專注在愛和光最初的源頭,耶穌基督那顆「明亮的晨星」上。19

我為此見證,這一切的一切,都將比你我所能想像的還要更好!願我們都能懷著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之眼,看出最後都會一切好,且在現在就感到會一切好。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註:

  1. Anousheh Ansari, in “The Overview Effect and Other Musings on Earth and Humanity, according to Space Travelers,” cocre.co.

  2. 以帖書12:19

  3. See Jody Moore, “How to Say Hard Things,” Better than Happy (podcast), Sept. 18, 2020, episode 270.

  4. Ronald E. Bartholomew, used with permission; 亦見 尼腓1書8:10; 11:21-22.

  5. See James D. MacArthur, “The Functional Family,” Marriage and Families, vol. 16 (2005), 14.

  6. 只要我們「全心全力向父祈求,好使〔我們〕滿懷……這種愛」(摩羅乃書7:48),就可能做到。

  7. Paraphrase of a statement attributed to Jill Churchill.

  8. See Richard Eyre, Life before Life: Origins of the Soul … Knowing Where You Came from and Who You Really Are (2000), 107.

  9. 傳統諺語。

  10. 教義和聖約93:24,26

  11. See Robert Frost, “Birches,” in Mountain Interval (1916), 39.

  12. 見羅素·納爾遜,「喜樂和靈性的存活」,2016年11月,利阿賀拿,亦見羅素·納爾遜,「讓神得勝」,2020年11月,利阿賀拿

  13. 教義和聖約123:17

  14. 教義和聖約98:3

  15. Wayne E. Brickey, Inviting Him In: How the Atonement Can Change Your Family (2003), 144.

  16. 見羅素·納爾遜,「我們需要使人和睦的人」,2023年5月,利阿賀拿

  17. 總會會長的教訓:海樂·李(2000),第134頁。

  18. 見保羅·柯萊克,「祂真的愛我們」,2012年5月,利阿賀拿

  19. 啟示錄22:16